2009-09-17 02:59:10
每經記者 曹晟源 發(fā)自上海
在金融危機肆虐之際,中國的網絡概念股票卻上演了一出逆市上揚的好戲。但記者發(fā)現,股價的不斷上升也讓手中持有大量公司股票的高管們蠢蠢欲動。
本報記者跟據公開信息不完全統(tǒng)計,今年網易、金山、騰訊和阿里巴巴4家公司高管套現資金已超過20億港元。
騰訊 馬化騰率高管組團套現
在港交所上市的互聯網公司中,騰訊的股價從今年年初開始一路飆升,每股超過120港元的價格也讓騰訊的高管們有了強烈的減持沖動。
自今年7月份騰訊的股價突破了百元大關之后,馬化騰在8月26日一天內,就減持500萬股,以當時每股118.4港元的均價計算,套現近6億港元。
8月份,馬化騰率領騰訊首席戰(zhàn)略投資官劉熾平和騰訊執(zhí)行董事兼首席技術官張志東兩位高管共同減持750萬股,套現總額高達8.84億港元。
進入9月份之后,馬化騰于9月8日及9日分別以128.548港元及129.179港元的價格,減持了30萬股及20萬股騰訊股票,共套現資金6440萬港元,減持后其持股比例由11.59%減至11.56%。張志東也在9月4日以每股平均120.839港元的價格減持了75萬股,套現9062.93萬港元。
據記者統(tǒng)計,從年初至今,3位高管套現金額超過了12億港元。
阿里巴巴 馬云套現為“打新”?
在阿里巴巴十周年慶來臨之際,港交所公布資料顯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當日減持上市公司合共1300萬股股份,套現約2.7億~2.73億港元。
對于在阿里巴巴十周年之際的套現行為,馬云的解釋是,“賣一些阿里巴巴的股票,給自己、給家人一點小小的、階段性的成就感”。而阿里巴巴CEO衛(wèi)哲則認為,減持只是象征性的行為,主要是希望能給阿里巴巴的員工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馬云套現之后,有媒體透露馬云參與了國藥控股的新股認購,但是認購額度尚不清楚。
網易 丁磊套現5.67億港元
因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網易股價的走勢在2008年并不能讓人滿意。但自從進入2009年,網易的股價走勢一掃2008年時的低迷,截至今日網易的股價已從年初的每股十幾美元升至目前超過40美元。
公開信息顯示,今年6月,網易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丁磊,以每股36.58美元的價格,共出售了200萬股美國存托股,套現金額達7316萬美元,約合56699萬港元。據了解,丁磊所出售的股份占網易已發(fā)行股票的1.6%,相當于網易股票一天的交易量。網易和丁磊方面并沒有對減持的行為作出解釋。
金山軟件雷軍套現4000萬港元
統(tǒng)計資料顯示,隨著在港交所上市的金山軟件股價不斷上升,其高管們早已開始了減持。2009年4月,金山軟件的副主席雷軍在14日和15日共計減持100萬股,交易價格在3.457港元至3.533港元,套現金額逾300萬元。
進入6月之后,雷軍加快了套現的腳步,6月5日雷軍向港交所申報,減持150萬股股份,每股平均價5.646港元,套現金額約為846.9萬港元,此后又于6月8日再度減持100萬股公司股份,每股平均價5.541港元,套現金額超過500萬港元;隨后他又在10日至23日減持482萬股。通過這幾次減持,雷軍累計套現金額超過4000萬港元。
套現原因:現金即王道
高管套現,本身就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上述四家公司的高管選擇將自己手中的股份換成現金,是看好其他的投資機會,還是對公司未來的發(fā)展有所疑慮?
“這很好理解,其實以往就有許多企業(yè)的高管選擇拋售股票,只不過今年的情況比較頻繁。”對于今年互聯網概念公司高管紛紛套現的情況,易觀國際互聯網分析師李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首先,就是因為這些公司的股價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點,當股價達到高管的心理預期時,拋售股份也是可以理解的。”
記者查閱這些公司的股票走勢發(fā)現,基本上這些公司的股票從年初至今都是處于上升的狀態(tài)。
李智表示,舉例來說,百度的股價今年年初還在100多美元徘徊,但是近段時間已經逼近每股400美元,這也是百度股價歷年來比較高的點位,如果這時候百度的高管出現套現行為,也是非常正常的。
除了股價到了一個相對的高點外,在當今的經濟環(huán)境下,“現金為王”的觀點也促使高管們作出減持部分股權的決定。
“現在的經濟環(huán)境不好,誰都知道現金拿在手中是最可靠的,所以這些高管套現的行為,肯定是出于避險的考慮。也就是說經濟環(huán)境的影響促使高管們加大了對于現金重要性的認識。”
其實對于高管的套現行為,市場總是非常敏感,并且總是能夠影響股價。馬云套現的當天阿里巴巴的股價就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跌。
對此李智指出:“這還是要看所拋售的股份占高管所持股份的比例,并且還要看這個高管拋售股份時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所拋股份占有很大的比例,說明該高管并不看好公司的發(fā)展,這對公司股價的影響將是非常大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