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8-04 10:19:53
每經編輯 陳小雨
每經記者 張靜 畢華章 發(fā)自西安
近日,陜西關中和陜南地區(qū)經受著持續(xù)高溫少雨天氣的“烤驗”。自7月份以來,關中、陜南平均降雨距平時減少五至九成,59個縣區(qū)最高氣溫創(chuàng)近10年新高。
這場近年罕見的旱情使得關中西部和陜南東部地區(qū)的農作物生長受到直接影響?!睹咳战洕侣劇酚浾邚年兾魇∷麖d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干旱已造成全省642萬畝農田受旱,寶雞、咸陽、西安、渭南等地少灌或未灌玉米大面積出現(xiàn)生長停滯,部分果區(qū)獼猴桃出現(xiàn)枯死現(xiàn)象。
在農作物遭受旱情的同時,高溫天氣亦使得承擔供水任務的水庫蓄水不足10億立方米,當?shù)丶s有15萬人的飲水面臨困難。為此,陜西省財政廳緊急下?lián)?.9億元用于抗旱應急資金。
642萬畝農田受災
目前,陜西省防總已于日前啟動抗旱Ⅳ級應急響應,陜西省氣象局也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干旱)Ⅲ級應急響應。寶雞、楊凌、西安、商洛、咸陽、渭南市氣象局均處于干旱Ⅲ級應急響應狀態(tài)。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陜西省氣象臺獲得的信息顯示,從5月21日(夏玉米蓄墑期)到7月30日(夏玉米拔節(jié)抽雄期),陜西省95個觀測站中,降雨量較常年偏少五成以上的有26個縣區(qū),主要分布在關中和陜南地區(qū)。從陜西全省平均情況看,今年秋糧生長期降水量(149.5毫米),是自1998年以來的最少年份。
據(jù)了解,目前寶雞大部、西安大部、商洛大部、咸陽南部、安康北部出現(xiàn)嚴重氣象干旱,漢中大部出現(xiàn)中度氣象干旱。來自陜西省水利廳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干旱已造成陜西全省642萬畝農田受旱。
“關中大部及商洛大部農作物受干旱影響較大。春玉米正值生長的關鍵時期,這期間的高溫干旱對其影響較大,受旱較為嚴重的田塊春玉米已停止生長。”陜西省氣象臺副總工兼首席預報員王楠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說。
另一類重要作物是蘋果。陜西的蘋果產量位居全國第一,而此時蘋果正值果實膨大期,對水分需求較為敏感,但干旱會使蘋果樹停止生長,最終會影響蘋果產量。
日運水成本15萬
在農作物遭受旱情的同時,持續(xù)干旱也使得當?shù)鼐用竦娘嬘盟媾R考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陜西省水利廳獲悉,目前陜西省境內多條江河偏枯一至四成,陜西全省水利工程蓄水偏少兩成,供水水源緊缺,約15萬人發(fā)生臨時飲水困難。其中,商洛境內5條河流偏枯七至九成,商南縣城6.5萬人飲水困難長達數(shù)月。
陜西省水利廳城鄉(xiāng)供水處副處長呂峻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商南縣城共6萬多人,正常狀況下,縣河水庫是城區(qū)供水的主要水源,但是商南縣從今年三月份起就出現(xiàn)持續(xù)干旱狀況,水庫蓄水量不斷減少。
“到今年6月12日,水庫蓄水量不足10萬立方米,無法滿足縣城用水需求,夏季高峰期一天蓄水量達7000~8000立方米才能滿足正常需求??h政府及縣水利局立即采取應急措施,拉水車累計增加至31輛,從丹江和清油河兩地拉水至縣城。”呂峻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目前,31輛拉水車中的25輛由丹江拉水(丹江水量較大),6輛在清油河。呂峻介紹,每輛車可拉25噸水,每天有6000多方水運至縣城,可基本滿足用水需求。這些水都已經過正常的水處理工藝,水質安全可得到保證。
不過,在如此大規(guī)模的運水過程中,每天的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如果旱情持續(xù)下去,丹江用水可保證,但成本花費較大。拉水距離達20公里以上,31輛車每天拉水的成本可達15萬元。”呂峻介紹,陜西省水利廳已向商洛市撥款400萬元,其中200萬元用以支持商南,其他資金依舊在向上級尋求幫助之中。(實習生李菲菲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