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11 00:12:14
陜國投A在1月10日晚間發(fā)布稱,經公司董事會審議,公司決定終止原先以注入長安銀行股權為主要內容的重大資產重組,改為現(xiàn)金定增擴充資本金。
每經編輯 王朋
每經實習記者 王朋 每經編輯 姚治宇
停牌近三個月,陜國投A(000563.SZ)的重組內容發(fā)生了變更。
陜國投A在1月10日晚間發(fā)布稱,經公司董事會審議,公司決定終止原先以注入長安銀行股權為主要內容的重大資產重組,改為現(xiàn)金定增擴充資本金。
有市場分析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導致陜國投A此決策應為短期受制于“硬性條件”,并不意味著其“金控預期”就此受阻。
多種因素導致注資遇阻
根據此前重組進展公告可知,陜國投A此次重組主要就是通過注入公司第一大股東陜煤化集團的金融資產長安銀行,擴張公司資本金規(guī)模,提升公司競爭實力。
在10日晚間公告中,陜國投A表示,由于標的(長安銀行)股權有一部分持有期限不滿5年暫不能轉讓,原定擬由其他股東轉讓部分股份事宜存在困難,難以滿足相關監(jiān)管政策規(guī)定,同時受市場等客觀因素影響,標的股權評估值可能不及預期,公司與交易各方就標的股權轉讓方案、業(yè)績承諾等事項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為避免長期停牌損害投資者的利益,經重組各方研究,陜國投A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同時公司將繼續(xù)籌劃定增事項,改為通過定增的方式補充公司資本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陜國投A董秘辦獲知,主要是由于陜國投第一大股東陜煤化集團所持長安銀行20%股權中,一部分股權不滿5年不能轉讓,成為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重要障礙。
另外,陜國投A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長安銀行作為陜西省屬城市商業(yè)銀行,自2009年組建以來,經營總體較穩(wěn)健,表現(xiàn)較好。由于經濟下行,國內銀行業(yè)整體經營承壓,估值已不如前些年。但作為金融同業(yè),從金融市場看,仍然具有投資價值,未來條件成熟時仍有注入陜國投A的可能。
對于新的定增,陜國投A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在2014年以后推出全國布局、多頭并舉的戰(zhàn)略之后,公司亟需啟動新一輪增資擴股,增強資本實力。因此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終止后,公司選擇繼續(xù)籌劃以定增的方式補充公司資本金。
在新的定增中,陜國投A第一大股東(陜煤化集團)和第二大股東(陜西高速集團)都將以現(xiàn)金參與認購。
公司:大股東有明確注資意圖
值得關注的是,在陜國投A宣布以定增方式補充資本金的時候,還強調了一句,公司第一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將“投資更多優(yōu)質金融資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近年來陜國投A在歷次年報中都表達了打造“金控平臺”的意愿。
2015年12月10日,陜國投A獲得銀監(jiān)會“以固有資產從事股權投資”的資格審批。在實際布局中,陜國投A則陸續(xù)參與了長安銀行(持股1.21%)、永安保險(持股2.29%)、陜金資產(持股5%)等多家金融機構。
而在信托行業(yè)全面轉型的背景下,創(chuàng)新業(yè)務對多元牌照的同業(yè)合作訴求,也成為陜國投追逐“金控布局”的重要推手。
有媒體在此前報道中稱,在陜煤化集團的規(guī)劃中,陜國投A作為旗下惟一的上市類金融企業(yè),有條件、有資格整合集團旗下的其他金融股權。除長安銀行之外,還包括開源證券、幸福人壽、長安期貨、開源保險經紀等,均有可能成為陜國投未來打造金控平臺的待注入資產。另外,陜西省政府也有意將陜國投打造成市場化金融控股平臺。
對此,陜國投A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不能注入是因客觀原因造成的短期停滯,但未來陜煤化集團對陜國投A仍然有非常明確的注資意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