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03 01:05:50
據媒體公布的近期數據顯示,時至今日,順豐擁有45000個網點,15000臺運輸車輛,6200條運輸干線,72000條運輸支線,成為覆蓋200多個國家的“快遞帝國”。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于垚峰 謝欣 每經編輯 張海妮
每經記者 于垚峰 謝欣 每經編輯 張海妮
雖然順豐旗下除了快遞業(yè)務,還有冷鏈、金融、商業(yè)等其他業(yè)務,但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接觸最多的肯定是順豐的快遞業(yè)務即順豐速遞。
不可否認的是,順豐速遞憑借其速度與服務質量上的優(yōu)勢在消費者心中贏得了較高的地位。不過,作為普通消費者,一般能接觸到的都是那些行色匆匆的快遞小哥,而他們身后則是遍布全國的順豐速遞網點,這些網點究竟是如何進行運作與管理的?
據媒體公布的近期數據顯示,時至今日,順豐擁有45000個網點,15000臺運輸車輛,6200條運輸干線,72000條運輸支線,成為覆蓋200多個國家的“快遞帝國”。
網點人員相對穩(wěn)定
曾經,送快遞被視為臟、累、差的活,但是隨著快遞行業(yè)的幾大標桿企業(yè)順豐、圓通、申通等陸續(xù)在A股上市,快遞業(yè)的運營模式越來越規(guī)范,企業(yè)也越來越成熟,很多求職者開始重新審視這一行業(yè)。
作為深市第一大市值股的順豐控股(002352,SZ),其運營模式與國內其他幾大快遞企業(yè)的運營模式有所不同,順豐采用的是直營模式。以上海為例,順豐控股在上海設立分公司,上海市的每個區(qū)都設有一個分部,每個分部下面,再根據區(qū)域面積的大小,相應地設立或多或少的網點。
2017年3月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求職者的身份,從順豐上海松江分部下面的岳陽網點一位工作人員處了解到,該網點主要負責岳陽街道片區(qū)的快遞收寄和派送業(yè)務,全網點的工作人員大概有六七十位,人員相對穩(wěn)定,年前辭職的人只有兩三位。
“補上這幾個空缺和新招收的員工,也就是六七個崗位,年后第一個工作日人員就招滿了。”上述工作人員表示。
順豐除了這些規(guī)模較大的網點外,還會在一些社區(qū)的便利店設立一些收貨寶合作點,方便周邊有寄件需求的人可以自行到這些收件點寄送快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順豐速遞的微信公眾號查詢到上海市松江區(qū)人民北路富鑫便利店、松江區(qū)榮樂中路372號中國體育彩票店有兩個合作點。
3月1日下午,記者首先來到位于松江區(qū)人民北路的富鑫便利店合作點,店主向記者介紹,這個店去年之前,曾經是順豐的一個合作點,但現在已經不是了,目前只是天天快遞等的代理點。
此后,記者又來到位于上海松江區(qū)榮樂中路372號的中國體育彩票店,店內的老板向記者表示,這里從來沒有代理過包括順豐在內的任何快遞公司的業(yè)務,沒有收發(fā)過快件。
直營模式的“負擔”
今年春節(jié)后,包括圓通、天天等幾家快遞公司,曾數次傳出因返工率低、人手緊張而出現大規(guī)模快件積壓的情況,而順豐的情況卻完全不同,主要原因就在于順豐與“通達系”模式不同,一個為直營模式,一個為加盟模式,經營模式的不同也直接導致了快遞員收派件所能拿到的利潤存在較大的差異。
據一位順豐前員工宇文(化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順豐小哥收件的提成是3.5元/件,派件的提成則是1.5元/件,全國統一。因此,盡管收件還需要包裝等程序,相對較繁瑣,而派件則簡單很多,但是快遞員們依然更愿意收件。而對比順豐,“通達系”快遞員們收派件能拿到的提成則根據地區(qū)不同有所差異,低的可能只有0.5元/件,高的在1元/件上下。
宇文表示,這兩者存在差異的原因就在于,“通達系”是加盟商體系,地區(qū)的大加盟商分包給下面的小加盟商,存在著一個“層層盤剝”的過程,最終能分到快遞員手里的利潤就很少了。
不過,這種直營模式的相對讓利行為也意味著順豐的一些直營店會面臨更大的盈利壓力,而這些壓力最終依然會由順豐來承擔。
宇文透露,他此前還在順豐工作期間,華南地區(qū)作為順豐的大本營,業(yè)務量最多;總體看,華南、華東和華北的部分地區(qū)是盈利的,而華中和西部地區(qū)則很多是虧損的,但長三角、珠三角和北京這幾個地區(qū)的盈利已足以支撐起全國。不過,對于這種說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未能從順豐快遞公司獲得進一步的佐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了解到,作為直營模式經營,在遇到客戶投訴時,順豐與“通達系”的處理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宇文表示,順豐曾經有一個部門專門負責監(jiān)察網點對投訴的處理,側重考慮客戶對服務的評價。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快遞行業(yè)在加盟式企業(yè)總部和加盟商還沒找到合理的生態(tài)協同機制下,順豐等直營式企業(yè)一線穩(wěn)定性優(yōu)勢明顯。但隨著“互聯網+快遞”的發(fā)展,互聯網技術勢必在管理上重構加盟式快遞生態(tài),在服務上大數據導流物流,這一方面或強化加盟商與總部的生態(tài)捆綁,另一方面將更多降低一線低端人力需求。
楊達卿稱,隨著中國第三方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的涌現和物流大數據平臺更深度導流物流,快遞商可以更多地采用外包人力,未必需要大量自有員工。傳統快遞加盟模式,或將走向新加盟模式。但對于已經有10多萬員工的順豐,如果不調整新環(huán)境,原來的直營優(yōu)勢或變成劣勢。
但是,整個行業(yè)利潤增速放緩,面對不斷上漲的人工成本和快遞業(yè)務員的收入,從模式上來看,直營模式的成本控制能力強,不過成本也比較大,未來公司是否會考慮加盟模式?對此,3月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順豐控股發(fā)去采訪函,但未能收到回復。
此外,另據宇文表示,由于順豐倉儲能力很弱,貨物不能積壓,因此都是“快進快出”,網點壓力實際上是很大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