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在线高清中文字幕电影久本草|亚洲性图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一区二区在线免费看

    1. <blockquote id="3bmau"><meter id="3bmau"></meter></blockquote>

      <b id="3bmau"><legend id="3bmau"></legend></b>
    2. <cite id="3bmau"><table id="3bmau"></table></cite>

        <code id="3bmau"></code>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被民生銀行30億元“假理財”嚇到了?還是它靠譜,7日年化收益率已超5%!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18 20:06:58

        如果手頭上有一筆閑置資金,想要獲取穩(wěn)健收益、得到“穩(wěn)穩(wěn)的幸?!?,你會怎么選擇?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很多人甚至絕大多數人的第一選擇大概都是奔赴銀行買理財。不過近日發(fā)生的一件事情可算為大伙兒敲響了警鐘。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蕾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鴻月

        如果手頭上有一筆閑置資金,想要獲取穩(wěn)健收益、得到“穩(wěn)穩(wěn)的幸福”,你會怎么選擇?

        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很多人甚至絕大多數人的第一選擇大概都是奔赴銀行買理財。原因么很簡單,背靠銀行這棵大樹,銀行理財產品截至目前幾乎都是剛性兌付的,另外還有專門的理財經理提供專業(yè)服務。如此安全可靠又便利,簡直是不二之選。

        不過最近發(fā)生的一件事情可算為大伙兒敲響了警鐘。在監(jiān)管機構頻頻釋放“強監(jiān)管”信號的同時,近日民生銀行北京管理部(分行)航天橋支行被曝發(fā)生了高達30億元的“假理財”事件,百余名投資人在該支行購買的理財產品竟然是支行行長張穎等人偽造的。

        這就很尷尬了。

        在銀行擔任理財經理的朋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種做法在業(yè)內叫做“飛單”,指的是銀行工作人員利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賣不屬于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并從中獲得高額的傭金提成。換句話來說,投資者本以為自己買的是銀行發(fā)行的正規(guī)理財,結果錢卻進了理財經理自己的腰包,產品本身和銀行也沒有任何關系,都是理財經理的個人行為。

        其實這么一說大家很容易明白,失去了銀行嚴格風控的保護,投資者的資金是很容易“打水漂”的,到時候想投訴都無門。不過很多投資者容易被這類理財產品高企的收益率吸引,在理財經理的勸說下放松了警惕,最終釀成大錯。

        講到這里或許有小伙伴要問了,這收益率能有多高,能讓精明的客戶們都前赴后繼地“上鉤”?記者做了一個小小的統(tǒng)計,昨天在售的銀行理財產品中,預期年化收益率在6%(含)以上的共有8款。其中,某大型國有銀行發(fā)行的一款私人銀行專屬全權委托資產管理人民幣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7.2%。

        而根據目前的公開信息,購買了民生銀行30億違規(guī)理財產品的,大多是民生銀行北京航天橋支行的VIP客戶,也就是私人銀行客戶,想必收益率與上面這款相當甚至更高。在如今理財產品收益率普遍在4%左右的背景下,這樣的回報確實有足夠的吸引力。

        不過高收益率背后,有兩點要提醒大家:

        首先,不論理財經理說得多么天花亂墜,投資者一定要注意甄別,正規(guī)銀行理財不會讓你打款到投資者賬戶(包括理財轉讓),都是銀行系統(tǒng)自動扣取,且針對高凈值客戶購買的產品,會嚴格按照雙錄要求執(zhí)行;

        其次,很多收益明顯高出一截的理財產品都是私人銀行專屬,也就是說起購金額門檻比較高,大多為100萬元起,也不大適合普通投資者。

        那除了銀行理財,還有沒有其他產品也能幫助投資者獲取穩(wěn)定的收益呢?答案是有,并且無論從收益率還是流動性上來說甚至都更勝一籌,那就是這幾個月來都保持高速狂飆的貨!幣!基!金!

        貨基的流動性優(yōu)勢不用再多說,現在場內貨幣基金都是T+0,也就是贖回當天資金就能到賬,而不用像銀行理財一樣非得到期才能取出。

        而貨幣基金的回報又怎么樣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做了一個統(tǒng)計,結果如下:

        7日年化收益率在4.5%以上的都在這里了,一共是21只,其中在5%以上的竟然有7只,妥妥的高收益。而如果再把范圍拓展一點,7日年化收益在4%以上的貨幣基金有163只,按平均收益水平來看完全不輸銀行理財,而在流動性和購買門檻上卻有著非常明顯的優(yōu)勢。反正要我選,那貨基肯定是第一選擇啦。

        銀行理財產品是好,但并不是唯一的選擇,而貨幣基金作為“替代者”的優(yōu)勢咱也是跟大伙兒說了不止一次。尤其是在今年以來貨基收益率一漲再漲的背景下,用來配置一些流動資金是非常劃算的,基本上就是趁高點趕緊買的節(jié)奏。名單也貼心地為大家梳理出來了,僅供參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民生銀行 假理財 貨幣基金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