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27 18:34:37
近日,銀保監(jiān)會發(fā)布2019年1~10月保險業(yè)經營情況表。數據顯示,2019年1~10月,原保險保費收入為37058億元,同比增長12.19%,其中健康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為6141億元,同比增長30.27%。
每經記者| 胡琳 每經編輯|盧九安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銀保監(jiān)會發(fā)布2019年1~10月保險業(yè)經營情況表。數據顯示,2019年1~10月,原保險保費收入為37058億元,同比增長12.19%,其中健康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為6141億元,同比增長30.27%;原保險賠付支出為10387億元,同比增長3.72%,其中健康險原保險賠付支出為1838億元,同比增長37.27%。
從數據來看,健康險無論在原保險保費收入還是在原保險賠付支出方面都呈現出高增長。
事實上,在政府支持與政策推動下,近年來,商業(yè)健康保險得到快速發(fā)展,2013~2018年間,其年復合增長率達37.6%,已成為我國商業(yè)保險發(fā)展的重要增長點。
健康險市場的擴容,讓不少保險公司瞄準“特藥險”這一細分領域?!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卟煌耆y(tǒng)計顯示,截至目前,已有平安、泰康、太平旗下多家子公司紛紛推出了相關產品,加上一些在創(chuàng)新健康險產品市場上敏感的中小保險公司,涉足險企超過20家,產品已有數十款。
“特藥險”火爆后,不少保險公司將目光瞄準地方,與地方政府推出的產品將區(qū)域性高發(fā)疾病對應藥納入保障范圍。例如,近期,廣州市醫(yī)療保障局、廣州市開發(fā)區(qū)管理委員會指導平安健康險、思派健康針對廣州醫(yī)保參保人推出 “廣州惠民保”項目,對廣州當地惡性腫瘤及罕見病提供15種特藥報銷。
“目前已經有很多保險公司和TPA(Third Party Administrator for Group Medical Insurance,醫(yī)療管理的第三方公司)參與到‘特藥險’領域。”一位中再壽險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特藥險’火爆現象的背后,根本上是滿足了客戶的需求,這是產品創(chuàng)新最重要的指揮棒。”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