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20 07:40:50
每經記者 杜蔚 董興生 每經編輯 孫志成
“雖然我不適合賣口紅,但相信能在很多商品的品類里做到帶貨一哥。”3月19日下午,羅永浩在其微博賬號上宣布,正式進軍直播行業(yè),并有信心成為“帶貨一哥”。
對于羅永浩的決定,有網友認為“這次他可能找對了自己的位置”,但也有網友提出質疑……對此,有電商直播領域的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采訪時表示,“老羅之前沒找到自己適合的那一行,但直播領域絕對適合他。”
眾所周知,目前直播電商領域的“帶貨一哥”非李佳琦莫屬,此番羅永浩大肆進軍的信心來自哪里?他的入局,會令直播帶貨行業(yè)發(fā)生哪些改變?
快50歲的老羅又不安分了,這一次,他要進軍電商直播。
3月19日,羅永浩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上全面宣布——要做電商直播,并揚言會成為“帶貨一哥。”看得出,老羅對自己的帶貨能力充滿信心。
“如果你從來沒在直播電商買過東西,那是因為你沒看過我們做的。即使你什么都不想買,來看的時候也不會失望,因為,你懂的……”最后,老羅還不忘吊一下粉絲的胃口。他透露,稍后會公布第一次直播的時間。
在微博上,羅永浩是有1645萬粉絲的大V,在全網,他也是個長期具備高熱度的話題人物。英語老師、作家、創(chuàng)業(yè)者……羅永浩身上的標簽也有不少。
具體到創(chuàng)業(yè)者,老羅算得上資深的連續(xù)創(chuàng)業(yè)者。2000年到2012年,從新東方任課老師,到創(chuàng)辦牛博網,再到老羅英語培訓學校,在此過程中,老羅靠他的口才和才學積累起原始資本的同時,也吸引了一批擁躉。
2012年5月,羅永浩創(chuàng)辦錘子科技,宣布進軍智能手機行業(yè)。身為手機行業(yè)的門外漢,羅永浩憑一己之力,攪動了中國智能手機行業(yè)。也是憑借他的高人氣,讓錘子科技每場發(fā)布會都變成“相聲大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但高光時刻沒有持續(xù)太久,從2016年下半年起,錘子科技6次被傳倒閉,5次被傳收購,3次被曝光資金鏈危機,公司估值也從最高時的30億一落千丈。
直到2019年10月,已經變成堅果品牌的手機團隊,整體加入字節(jié)跳動,羅永浩徹底出局。僅僅數天后,羅永浩又被爆出被法院實施限制消費,變成了事實上的“老賴”。
羅永浩曾透露,自2018年下半年出現經營危機以來,錘子科技最多時欠了銀行、合作伙伴和供應商約6億元的債務。其中,他自己簽了個人無限責任擔保的,就超過1億元。
7年手機夢碎,羅永浩承擔了債務,也不斷進行新的嘗試。錘子科技經營危機出現后,羅永浩先后嘗試過社交APP子彈短信和聊天寶,但都以失敗告終。2019年底,羅永浩又進軍電子煙市場,結果正趕上監(jiān)管部門對電子煙發(fā)出最嚴監(jiān)管措施。
最近兩年,老羅似乎遭遇水逆,不順心的事情居多。這一次,進軍電商直播能否成為“一哥”,還需時間的檢驗。
現如今,直播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帶貨方式,滲透到廣大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據艾媒咨詢報告顯示,約有46%的用戶每周都會觀看電商直播。
招商證券認為:超60%的用戶表示直播帶貨能夠非常大或者比較大地引起消費欲望
(圖片來源:招商證券)
龐大的用戶群,為電商直播的火速崛起提供了豐沃土壤。對此,招商證券調研數據預測,2019年直播電商總GMV(成交總額)約超3000億,未來有望達到萬億體量。
正是因為看到了進擊的直播電商,擁有廣闊的市場藍海,甚至劍指萬億體量,羅永浩決定入局。多位電商直播行業(yè)人士,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均表示,比較看好羅永浩的進入和其后期發(fā)展,“羅永浩進來,是對直播帶貨領域的一個完美補位。”一位打造出多位網紅的業(yè)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
“現在很多帶貨主播,大都沒有在產品本身上下功夫。不少已形成的頭部主播,包括薇婭、李佳琦等,他們多數人在帶貨的產品功能、產品美學上,并未形成自己的認知。”電商直播領域的資深人士程文強告訴記者,而這兩方面,恰恰是羅永浩的核心競爭力。
從羅永浩透露的,團隊初期會側重于:“1、具有創(chuàng)新特性的數碼科技產品,2、優(yōu)秀文創(chuàng)產品,3、圖書,4、兼具設計感和實用性的家居雜貨。中間再穿插一些性價比奇高的日用百貨和零食小吃”來看,覆蓋品類較全,且區(qū)別于目前市面上大批圍繞美妝、美食的帶貨主播。
對此,程文強直言,“生活中的所有事情,比如說直播賣貨,很多好貨都是圍繞美展開的。而美妝和美食,只是帶有‘美’字的東西,但有的美妝真的美嗎?我覺得這是一個問題,而羅永浩則可以擴展(直播)產品里面對美的定義。”
因此,“直播賣正價新品的東西,羅永浩絕對有競爭力。”程文強進一步向每經記者分析道,科技是羅永浩比較擅長的,“他可以用直男的角度進行數據分析,從這個角度切入。我也很看好未來,數碼類、科技美學類產品的直播帶貨潛力。”
不過,網紅帶貨行業(yè)并不容易,羅永浩雖有自身的優(yōu)勢,但也得面對一些難題。有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這個難題或許來自供應鏈上,“(羅永浩)他對產品太挑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