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12 21:37:57
◎今年一季度,中國與17國貿易額301.3億美元,同比增長50.2%,超出同期中國外貿增速11個百分點。其中,中國自中東歐國家進口強勁增長,增幅高達44.7%。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星
5月12日,國新辦舉行發(fā)布會,介紹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等有關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發(fā)布會獲悉,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將于6月8日至11日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行,主題為“構建新格局、共享新機遇”。
針對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情況,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表示,2012年至2020年,中國與中東歐17國貿易年均增速8%,是中國與歐盟貿易增速的2倍以上。2020年,中國與17國貿易額首次突破千億美元,達到1034.5億美元,同比增長8.4%,可謂逆勢增長。
任鴻斌指出,今年一季度,中國與17國貿易額301.3億美元,同比增長50.2%,超出同期中國外貿增速11個百分點。其中,中國自中東歐國家進口強勁增長,增幅高達44.7%。
在投資合作方面,任鴻斌介紹,據統(tǒng)計,目前中國同中東歐國家雙向投資規(guī)模已接近200億美元,涉及汽車零部件、化工、家電、物流、礦產、商務合作等多個領域。疫情之下,雙向投資熱情不減,綠色低碳、醫(yī)藥健康、新能源等正成為新的投資熱點。
對于下一步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投資的重點合作方向,任鴻斌表示,將充分發(fā)揮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博覽會以及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多個展會平臺,創(chuàng)新工作舉措,通過更多方式擴大進口,促進貿易平衡。
“首先要強化博覽會的平臺作用,讓中國企業(yè)和消費者更多、更好地了解中東歐的特色產品。”任鴻斌指出,截至目前,本屆博覽會已經有中東歐17國約300家企業(yè)注冊參加,參展的商品涉及到輕型飛機、汽車、醫(yī)療器械、冬季運動、日用化工、農產品、食品等諸多產品品類,同時還有獨具特色的中東歐國家商品,為中國企業(yè)和廣大消費者提供豐富的選擇。
其次,要用好經貿合作機制,打造互利共贏的政策環(huán)境。任鴻斌介紹,中國商務部與中東歐17國均設有雙邊政府間的經貿聯(lián)委會,擴大進口也是聯(lián)委會會議的一項重要議題。“據統(tǒng)計,中東歐國家有180多種農產品和食品在中國市場獲得準入,目前還有很多產品正在申請,應該說這幾年推進力度相當大。”
第三個方面是要發(fā)揮跨境電商的優(yōu)勢,挖掘新的貿易增長點。任鴻斌強調,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電子商務合作有一定基礎,不少中東歐商品已登錄天貓、京東、拼多多等知名電商平臺,一些特色產品還通過直播帶貨吸引中國消費者的關注。本屆博覽會期間,中國-中東歐國家電子商務合作對話機制將正式啟動,這將為中東歐企業(yè)以更便捷、高效的方式實現(xiàn)對華出口提供新助力。
“第四,要鼓勵地方引領示范,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商務部將繼續(xù)支持浙江省寧波市等地方高標準建設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示范區(qū)、產業(yè)合作園區(qū),進一步推動通關便利化,吸引更多的中東歐企業(yè)來華投資,深化雙方在汽車、數(shù)字、綠色、健康等領域產業(yè)的融合。”任鴻斌說。
此外,據介紹,雙方還將深化中歐互聯(lián)互通,確保貿易往來暢通有序。積極推進中歐陸海快線等大項目的建設,支持寧波港與中東歐國家港口開展合作,鼓勵地方樞紐機場開通連接中東歐城市的定期貨運航班,保障中歐供應鏈穩(wěn)定運行。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