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17 16:36:02
◎ 本周,日本內閣府公布的初步統(tǒng)計結果顯示,從2023年的名義GDP來看,日本被德國反超,丟掉了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地位。疲軟的經濟數(shù)據下,日本央行能否如市場預期在今年4月退出負利率政策?每經連線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日本經濟學家山口範大解讀。
每經記者 李孟林 每經編輯 蘭素英
2月15日公布的數(shù)據顯示,日本GDP在2023年第四季度意外下滑,連續(xù)兩季度下滑進入技術性衰退。從2023年全年來看,日本的名義GDP雖然增長了5.7%,但經濟總量卻低于德國,丟掉了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地位。
日本經濟在二戰(zhàn)后的迅速崛起創(chuàng)造了一個經濟奇跡,在1968年至2009年,日本一直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直到2010年被中國超越。此番GDP總量再遭德國超越,對日本社會無疑將造成一定的心理沖擊。東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岡崎哲二(Tetsuji Okazaki)認為,日本在國際舞臺的活躍度可能會下滑。
技術性衰退,以及國內消費和企業(yè)投資連續(xù)三個季度下滑,讓日本央行實現(xiàn)貨幣政策正?;挠媱澴笥覟殡y。對此,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日本經濟學家山口範大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GDP是向后看的數(shù)據,如果日本民眾實際收入改善,日本央行仍然大概率將在4月結束負利率。
當?shù)貢r間2月15日,日本內閣府公布的初步統(tǒng)計結果顯示,2023年日本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初步統(tǒng)計數(shù)據為591.482萬億日元(約合42106億美元),低于德國的44561億美元,降至世界第四位,被德國反超。
結果同時顯示,2023年日本名義GDP增長5.7%,實際GDP同比增長1.9%。名義GDP是按當年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年所生產的全部產品和勞務的價值,相較實際GDP,名義GDP更易受到市場價格波動影響。盡管德國2023年的GDP萎縮0.3%,但由于物價上漲以及歐元兌美元升值推高了德國GDP,因此仍然超越了日本。
2023年,日元對美元匯率大幅度貶值。本周,日元兌美元一度觸及1美元兌150.5~150.9日元的水平,是大約三個月來的低位。而在日元貶值之外,日本的人口減少和老齡化問題,以及生產效率和競爭力的停滯,被經濟學家視為其跌落第三大經濟體的結構性因素。“數(shù)年前,日本以強大的工業(yè)如汽車為傲。但隨著電動汽車時代的來臨,這一優(yōu)勢也被動搖。展望未來幾十年,日本的前景比較暗淡。”岡崎哲二對美聯(lián)社表示。
實際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23年10月就曾預測日本將失去世界第三的位置,而且到2026年,日本經濟規(guī)模還將被印度趕超。
日本內閣府公布的數(shù)據還顯示,日本2023年第四季度實際GDP環(huán)比下降0.1%,換算成年率下降0.4%。這一數(shù)據頗為意外,據市場信息公司日經QUICK,民間預測中間值為年率增長1.0%。加上2023年第三季度GDP修正后下滑3.3%,日本經濟已經連續(xù)兩個季度負增長,符合技術性衰退的標準。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高級日本經濟學家山口範大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日本經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國內需求疲軟,去年第四季度收縮了0.3個百分點,相比之下凈出口則增加了0.2個百分點。“最拖后腿的是消費,已經連續(xù)下滑了三個季度,特別是服務業(yè)消費(下降0.6%,上一季度增長0.3%)自2022年第一季度來首次下滑,說明(疫情)積壓的需求已經在減弱。”
山口範大指出,消費之外,企業(yè)投資也在下滑。2023年第四季度日本的設備投資下降0.1%,也是連續(xù)第三個季度下降,主要是由于高昂的原材料價格和嚴重的勞動力短缺拖累了企業(yè)投資計劃的實施。但實際上,日本企業(yè)的投資意愿較強,大企業(yè)預期將在3月結束的財年里將資本支出提高13.5%。
“總體而言,2023年第四季度的疲軟GDP數(shù)據支撐了我們對2024年日本經濟增長0.6%的預測,這一預測低于共識。” 山口範大表示。
疲軟的經濟數(shù)據讓日本的貨幣政策正常化之路面臨挑戰(zhàn)。
此前市場普遍預測,日本央行很有可能在4月份的政策會議上開始退出施行多年的負利率政策。一方面,通脹率超過日本央行設定的2%目標已經長達一年多,是打壓國內消費的關鍵因素之一,日美的利率差也造成了日元持續(xù)的貶值壓力。另一方面,疲軟的日本經濟仍然需要超寬松貨幣政策的刺激。去年剛上任的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面臨著嚴峻考驗。
“據我判斷,日本銀行將在4月份退出負利率政策。GDP數(shù)據反映的是過去的情況,而不是前景。隨著實際收入恢復,消費者信心也在改善,我認為日本銀行將堅持‘日本經濟可能會繼續(xù)溫和復蘇’的判斷,因此去年第四季度的GDP不太可能會對他們的決策產生重大影響。” 山口範大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山口範大的分析也得到了新聞報道的印證。路透社2月16日報道稱,知情人士透露,GDP只是日本央行關注的多個數(shù)據之一,重要的是經濟整體趨勢和前景,因此日本央行仍將在未來幾個月里結束負利率。2024年春季的年度工資協(xié)商是否會提高工資收入水平將是重要指標。由于勞動力緊缺,許多企業(yè)已經釋放出將大幅提高工資的信號。日本央行希望工資提高和物價上漲的壓力放緩能夠為貨幣政策正?;瘎?chuàng)造空間。
而與經濟數(shù)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火熱的日本股市。2月16日,東京證券交易所日經平均指數(shù)繼續(xù)上漲,收于38487.24點,盤中一度與1989年12月底創(chuàng)下的歷史最高價(38915.87點)相差僅50點。開年以來,日經平均指數(shù)已經上漲15%。
圖片來源:谷歌財經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指出,日本股市上漲的動力來自于日企的海外盈利能力。2月15日,信越化學和富士電機的股價均創(chuàng)下上市以來新高,兩家公司的海外銷售額分別占80%和30%。日元貶值提高了日企海外子公司的利潤,推動股價上漲。此外,隨著AI技術的熱潮,日本半導體股票也受到投資者追捧。
山口範大對每經記者解釋說,“我認為經濟數(shù)據不會惡化市場信心。2023年第四季度實際GDP下滑了,但名義GDP仍然增長,這一數(shù)據對企業(yè)的盈利影響更大。此外,日元持續(xù)疲軟,加上IT行業(yè)進入正周期,意味著企業(yè)盈利將會保持堅挺,特別是那些全球運營的企業(yè)。日元貶值同樣意味著入境游客數(shù)量和消費仍將強勁。”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shù)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特約記者 郝帥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