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在线高清中文字幕电影久本草|亚洲性图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一区二区在线免费看

    1. <blockquote id="3bmau"><meter id="3bmau"></meter></blockquote>

      <b id="3bmau"><legend id="3bmau"></legend></b>
    2. <cite id="3bmau"><table id="3bmau"></table></cite>

        <code id="3bmau"></code>
        每日經濟新聞
        基金

        每經網首頁 > 基金 > 正文

        IPO退出受阻 PE直投逆襲股市

        中國證券報 2013-03-30 14:17:40

        退出難使得一些PE改變了原有的盈利模式,將目光從擬上市企業(yè)轉向已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中頻繁通過并購或增發(fā)等方式進行“直投”。

         

        3月底,IPO重啟依舊沒有明確的時間表,長達數月的空檔期讓期盼通過Pre-IPO(投資于上市前,并從公開資本市場出售股票退出)獲利的PE們備感寒意。退出難使得一些PE改變了原有的盈利模式,將目光從擬上市企業(yè)轉向已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中頻繁通過并購或增發(fā)等方式進行“直投”。

        借道大股東入市

        停牌逾半年的美的電器終于有了復牌希望,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該公司計劃在年報披露后發(fā)布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美的集團整體上市或成真。布局一年多之久的兩家PE機構有望迎來退出良機。

        2012年8月,美的電器稱,美的集團與上市公司正在制定擬推動雙方資產合并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申請股票停牌至今。而此前,2011年10月美的電器公告,美的集團控股股東美的控股將所持有的美的集團15.3%股權轉讓給了融睿投資和鼎暉投資。資料顯示,融睿投資實際控制人為工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鼎暉嘉泰實際控制人為鼎暉股權投資管理(天津)有限公司。

        在當前Pre-IPO市場“僧多粥少”的困境下,曲線通過“先投資大股東,再實現整體上市”,成為PE另類的投資模式。與此同時,隨著IPO閘門遲遲沒有開啟,PE縮短投資周期的意愿強烈,以并購方式直投股市成為了一種選擇。

        3月18日,東源電器公布了重組方案并復牌,山東潤銀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擬借殼東源電器,上市公司將轉型為尿素生產企業(yè)。實際上東源電器早在2012年12月19日就已停牌,此后不久,蘇信元豐、江陰安益、華鼎豐睿二期、華鼎豐睿四位新股東突然介入,從潤銀化工原個人股東手中接過大筆股權,股份數量合計1350萬股。

        此外,在風電領域備受煎熬的華銳風電近日更換了“掌門”。3月12日,華銳風電公告,原董事長韓俊良因個人原因辭職,公司董事會選舉尉文淵擔任董事長,這成為了又一個PE入主的案例。在華銳風電成立之初,尉文淵持股85%的西藏新盟對其投資1750萬元,占股權比例17.5%。目前,西藏新盟仍持有10.45%股權,為公司第四大股東。

        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投資總監(jiān)尤勁柏指出,PE入股上市公司大股東的根本目的就是謀求集團整體上市,再通過IPO方式退出,與一般的退出無本質區(qū)別。不過,近期出現的以并購方式直投股市的PE機構往往是規(guī)模較小,甚至是成立不久的PE,這些機構目的性較強,就是以縮短投資時間、提高收益水平。

        參與定增搶灘市場

        2月2日,成城股份發(fā)布非公開發(fā)行股票預案,擬以3.75元/股向8名對象合計發(fā)行12億股,募集資金45億元用于收購并增資貴州盛鑫礦業(yè)。在發(fā)行對象中,除了實際控制人成清波之外,還包含了上海芮森投資中心、上海乾灝投資管理中心和上海躍慧投資中心等成立時間不久的PE機構。

        之所以這些PE領域的“新丁”樂于參加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fā),業(yè)內人士認為,一方面是由于擬上市企業(yè)的投資競爭越來越充分,估值偏高導致投資成本較大;另一方面,IPO退出渠道漸窄,使得通過IPO上市盈利的模式投資周期較長。因此,規(guī)模較小和成立時間不久的PE機構受到資金和風險控制壓力,更愿意參加二級市場的定增融資,雖然存在破發(fā)的可能,不過解禁周期只有一年。

        實際上,參與上市公司定增是PE涉足二級市場最簡單、直接的方式,獲利水平有時甚至不弱于IPO。2012年年末,酒鬼酒定增解禁,此前以20.1元/股參與增發(fā)的盛熙股權投資、丹晟創(chuàng)投、洛瑞爾投資和凱石富利股權投資賬面回報率高達170%。其中,投資規(guī)模最大的凱石富利股權投資一年后的獲利金額達到了1.4億元。

        當然定增的風險也是存在的。在大股東和PE機構的合力支撐下,中超電纜2012年末完成增發(fā),盛世泉金和盛世榮金兩家PE各自認購1470萬股,合計投入3.9億元。受累于當時大盤持續(xù)低迷,中超電纜定增股份上市時,股價已經大幅低于增發(fā)價,盛世泉金、盛世榮金投資浮虧曾超過5000萬元。

        一位參與定增的創(chuàng)投機構高管表示,相比于投資擬上市企業(yè),PE參與定增的風險相對較低。首先是退出時間比較明確,如今許多PE投資超過5年的IPO項目仍在排隊或報材料階段,而定增解禁周期固定。其次,上市公司在發(fā)行股份過程中會與發(fā)行對象進行充分溝通;在解禁時,會通過高比例分紅、轉增或者其他刺激股價的方式,幫助參與定增的機構順利實現退出。

        其實,除了參股上市公司大股東、參與定向增發(fā)之外,許多大中型PE機構也在嘗試二級市場直接投資。高特佳投資集團董事長蔡達建介紹,“我們目前有專人負責二級市場業(yè)務。二級市場相較一級市場已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投資機會。”目前,高特佳投資集團二級市場投資金額約5000萬元至1億元,未來考慮通過設立陽光私募、單一客戶委托等方式做大規(guī)模。

        盡管在IPO退出渠道受阻的情況下,PE直投股市的選擇十分合理,不過在投資者身份方面可能存在障礙。國家發(fā)改委最新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股權投資企業(yè)備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最遲于今年6月底出臺地方PE備案管理規(guī)則。通知指出,發(fā)現股權投資企業(yè)和股權投資管理企業(yè)參與發(fā)起或管理公募或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金融衍生品、發(fā)放貸款等違規(guī)行為的,要通知其限期整改。

         

         

        責編 牟小琴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3月底,IPO重啟依舊沒有明確的時間表,長達數月的空檔期讓期盼通過Pre-IPO(投資于上市前,并從公開資本市場出售股票退出)獲利的PE們備感寒意。退出難使得一些PE改變了原有的盈利模式,將目光從擬上市企業(yè)轉向已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中頻繁通過并購或增發(fā)等方式進行“直投”。 借道大股東入市 停牌逾半年的美的電器終于有了復牌希望,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該公司計劃在年報披露后發(fā)布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美的集團整體上市或成真。布局一年多之久的兩家PE機構有望迎來退出良機。 2012年8月,美的電器稱,美的集團與上市公司正在制定擬推動雙方資產合并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申請股票停牌至今。而此前,2011年10月美的電器公告,美的集團控股股東美的控股將所持有的美的集團15.3%股權轉讓給了融睿投資和鼎暉投資。資料顯示,融睿投資實際控制人為工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鼎暉嘉泰實際控制人為鼎暉股權投資管理(天津)有限公司。 在當前Pre-IPO市場“僧多粥少”的困境下,曲線通過“先投資大股東,再實現整體上市”,成為PE另類的投資模式。與此同時,隨著IPO閘門遲遲沒有開啟,PE縮短投資周期的意愿強烈,以并購方式直投股市成為了一種選擇。 3月18日,東源電器公布了重組方案并復牌,山東潤銀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擬借殼東源電器,上市公司將轉型為尿素生產企業(yè)。實際上東源電器早在2012年12月19日就已停牌,此后不久,蘇信元豐、江陰安益、華鼎豐睿二期、華鼎豐睿四位新股東突然介入,從潤銀化工原個人股東手中接過大筆股權,股份數量合計1350萬股。 此外,在風電領域備受煎熬的華銳風電近日更換了“掌門”。3月12日,華銳風電公告,原董事長韓俊良因個人原因辭職,公司董事會選舉尉文淵擔任董事長,這成為了又一個PE入主的案例。在華銳風電成立之初,尉文淵持股85%的西藏新盟對其投資1750萬元,占股權比例17.5%。目前,西藏新盟仍持有10.45%股權,為公司第四大股東。 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投資總監(jiān)尤勁柏指出,PE入股上市公司大股東的根本目的就是謀求集團整體上市,再通過IPO方式退出,與一般的退出無本質區(qū)別。不過,近期出現的以并購方式直投股市的PE機構往往是規(guī)模較小,甚至是成立不久的PE,這些機構目的性較強,就是以縮短投資時間、提高收益水平。 參與定增搶灘市場 2月2日,成城股份發(fā)布非公開發(fā)行股票預案,擬以3.75元/股向8名對象合計發(fā)行12億股,募集資金45億元用于收購并增資貴州盛鑫礦業(yè)。在發(fā)行對象中,除了實際控制人成清波之外,還包含了上海芮森投資中心、上海乾灝投資管理中心和上海躍慧投資中心等成立時間不久的PE機構。 之所以這些PE領域的“新丁”樂于參加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fā),業(yè)內人士認為,一方面是由于擬上市企業(yè)的投資競爭越來越充分,估值偏高導致投資成本較大;另一方面,IPO退出渠道漸窄,使得通過IPO上市盈利的模式投資周期較長。因此,規(guī)模較小和成立時間不久的PE機構受到資金和風險控制壓力,更愿意參加二級市場的定增融資,雖然存在破發(fā)的可能,不過解禁周期只有一年。 實際上,參與上市公司定增是PE涉足二級市場最簡單、直接的方式,獲利水平有時甚至不弱于IPO。2012年年末,酒鬼酒定增解禁,此前以20.1元/股參與增發(fā)的盛熙股權投資、丹晟創(chuàng)投、洛瑞爾投資和凱石富利股權投資賬面回報率高達170%。其中,投資規(guī)模最大的凱石富利股權投資一年后的獲利金額達到了1.4億元。 當然定增的風險也是存在的。在大股東和PE機構的合力支撐下,中超電纜2012年末完成增發(fā),盛世泉金和盛世榮金兩家PE各自認購1470萬股,合計投入3.9億元。受累于當時大盤持續(xù)低迷,中超電纜定增股份上市時,股價已經大幅低于增發(fā)價,盛世泉金、盛世榮金投資浮虧曾超過5000萬元。 一位參與定增的創(chuàng)投機構高管表示,相比于投資擬上市企業(yè),PE參與定增的風險相對較低。首先是退出時間比較明確,如今許多PE投資超過5年的IPO項目仍在排隊或報材料階段,而定增解禁周期固定。其次,上市公司在發(fā)行股份過程中會與發(fā)行對象進行充分溝通;在解禁時,會通過高比例分紅、轉增或者其他刺激股價的方式,幫助參與定增的機構順利實現退出。 其實,除了參股上市公司大股東、參與定向增發(fā)之外,許多大中型PE機構也在嘗試二級市場直接投資。高特佳投資集團董事長蔡達建介紹,“我們目前有專人負責二級市場業(yè)務。二級市場相較一級市場已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投資機會。”目前,高特佳投資集團二級市場投資金額約5000萬元至1億元,未來考慮通過設立陽光私募、單一客戶委托等方式做大規(guī)模。 盡管在IPO退出渠道受阻的情況下,PE直投股市的選擇十分合理,不過在投資者身份方面可能存在障礙。國家發(fā)改委最新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股權投資企業(yè)備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最遲于今年6月底出臺地方PE備案管理規(guī)則。通知指出,發(fā)現股權投資企業(yè)和股權投資管理企業(yè)參與發(fā)起或管理公募或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金融衍生品、發(fā)放貸款等違規(guī)行為的,要通知其限期整改。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