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19 12:44:17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趙云
在美元指數強勢及加息周期背景下,近期國際油價仍持續(xù)上漲,近期,布倫特原油收于90美元/桶以上,較2季度末上漲約25%。
目前,全球GDP修復仍然承壓:美聯(lián)儲連續(xù)加息對OECD經濟增長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IEA預計2023年和2024年的全球GDP維持在2.4%和2.8%,IMF則預計未來兩年GDP增速維持在3.0%,全球總體通脹將從2022年的8.7%下降至2023年的6.8%和2024年的5.2%。
OPEC、IEA、EIA、OIES四大機構預計2023年石油需求增速在1.81~2.44百萬桶/天,供給增速在1.24~1.96百萬桶/天,供給盈余在-0.55~1.67百萬桶/天;2024年石油需求增速則為0.99~2.25百萬桶/天,供給增速在1.20~1.70百萬桶/天,供給盈余在-0.15~0.81百萬桶/天。
其中,EIA預計沙特減產將會導致全球庫存下降,從而在未來幾個月對油價產生上升提供支撐,預計2023年第四季度布倫特原油現貨價格平均為每桶93美元;OIES在最新的原油月報中,將2023年布倫特原油均價上調至84.1美元/桶,而2024年的價格預測維持在86.8美元/桶不變。
東海證券分析指出,原油價格維持區(qū)間震蕩,但均價中樞提升。目前美聯(lián)儲加息背景下影響全球石油需求;夏季旅游旺季的結束,航空燃油需求有所緩解;同時伊朗、委內瑞拉存增產可能;預計上行空間有限??紤]到全球上游歷史資本開支不足、技術進步對于開采效率的邊際影響下降、油井老化等因素,預計油價將在中高位80-100美元/桶區(qū)間震蕩。
國內方面,2023上半年,“三桶油”業(yè)績相較海外石油公司表現亮眼,ROE修復趨勢下,“三桶油”估值水平有望迎來修復。通過多年增儲上產和降本增效工作,“三桶油”的上游業(yè)務在產儲量增速、成本控制、資本開支等方面相較海外石油巨頭表現優(yōu)異。
點評:今年國內經濟恢復,引領全球原油需求增長,海外市場或將擔心經濟衰退引起原油需求下滑。綜合國內外來看,全球原油需求仍保持增長態(tài)勢。因此,油價出現大幅暴跌可能性較小,油價或將持續(xù)高位運行。
這里,通過整合天風、安信、國信等10余家券商最新研報信息,為粉絲朋友帶來4家公司簡介,僅供參考。
1、廣匯能源
公司規(guī)劃300萬噸/年CCUS項目,未來減少煤化工項目碳排放同時可參與碳交易。首期10萬噸/年已經于3月初竣工,正準備進行試運行。公司預計項目達產后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外,每年亦可實現減排二氧化碳10萬噸,相當于植樹近90萬棵;同時,可通過周緣油田預計實現原油采收率提升20%以上,預計未來15年實現增油50萬噸以上,并實現節(jié)水300萬噸以上。如果示范性項目運行順利,后期項目整體規(guī)劃和進度可能超預期;同時,公司2022至2030年規(guī)劃布局氫能全產業(yè)鏈,同時規(guī)劃配套風間帶光伏新能源發(fā)電總裝機規(guī)模6.25GW。因此,這也是公司作為能源綜合開發(fā)龍頭企業(yè),在享受時代紅利之際布局長遠的表現。
——中信建投
2、中國石化
在上游板塊,公司持續(xù)加大資本投入,有效彌補資源稟賦偏弱不足;在煉油化工板塊,公司規(guī)模及技術優(yōu)勢明顯,降油增化成效顯著,科技競爭實力持續(xù)強化,既鞏固公司煉化龍頭地位,亦順應長期能源轉型趨勢布局前瞻,石化龍頭迎來高質量發(fā)展機遇。
——信達證券
3、中國石油
公司是國內最大的油氣生產企業(yè),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及加工量位居國內第二位。2022年全年公司實現油氣當量產量15.13億桶,原油加工量12.13億桶,是我國能源及化工領域的絕對中堅力量。公司當前各版塊擴張與優(yōu)化并進,未來盈利能力有望持續(xù)提升:2023年內公司計劃資本支出2435億元,推進四大板塊新增與改造升級項目建設;各版塊降本增效、精細運營同步進行,努力提升自身競爭力,成效正不斷顯現。
——興業(yè)證券
4、石化油服
公司作為最早一批布局CCUS項目的企業(yè),“三桶油”持續(xù)通過CCUS取得增油和減排雙重收益,成果顯著,石化油服是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控股的大型油服,擁有超過60年的經營業(yè)績和豐富的項目執(zhí)行經驗,將在CCUS大力發(fā)展的背景下持續(xù)受益。
——光大證券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04598194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